基民这几天心态很纠结,赚得多是多,却架不住恐高。
我基友就特别典型,手里握着一只翻倍牛基,反而天天愁的慌:要不要卖、要不要卖、要不要卖呢~
被股市虐了这么多年,好不容易在基金上尝点甜头,要是再全部吐回去,那可虐心了。
考虑该不该卖出,这个思路是对的。
最近的行情实在飘,单看沪深300指数,已经破了2015年高点,那可是2015年的“疯牛”啊。
后面怎么走,我不知道,不过为了锁定收益,现在考虑止盈,非常恰当。
-01-
止盈的必要
一定要止盈吗,万一基金后面继续涨,岂不亏了。
醒一醒,永远上涨的神话是不存在的。
看一看历年的冠军基金经理,往往今年收益率高居榜首,明年却泯然众人。
问题出在哪?
以刚出炉的2020“冠军”赵诣为例,截止12月25日,在偏股基金争夺赛中,他管理的三只基金包揽前三名,收益依次为155.92%、154.15%、144.95%。
风光无限的大满贯。仔细一看,却发现这高收益是源于重仓新能源,正正踩中了去年的风口。
这种“重仓押注行业”的方法是把双刃剑,一旦押中,收益率数据会极漂亮,但往往不可持续,波动极大。
参照赵诣近4年的产品盈利:3.19%(2017年)、-36.61%(2018年)、55.94%(2019年)、144.95%(截至2020年12月25日)。
天堂地狱无缝切换,玩的就是心跳。
往年的“冠军”情况也类似,高收益背后,往往是严重“偏科”,所以才有了“冠军魔咒”一说——极少有“冠军”可以卫冕。
过去一年,基金涨势喜人,今年还能不能维持,我们虽不能预测未来,却可以尽力保住胜利果实。
止盈,就是保住果实的关键。
-02-
止盈的方法
怎么止盈?有两个方法简单好用,今天一次性讲给你。
方法一:目标止盈法。
投资基金的时候,可以在心里设定一条“止盈线”,比如赚到10%,我就撤。
止盈线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资金量来定。如果本金不高,绝对收益不高,止盈线就可以定高一些,例如20%。
我有个沙雕朋友,收益率接近119%,却从不考虑止盈,你猜为什么?
因为这家伙本金才2块出头,历经一年翻了倍,本金、收益终于成功突破人民币5元😂
目标止盈也分两种:一次性止盈、分批止盈。
顾名思义,一次性止盈就是一次性全部卖出。
怕错过行情,也可以分批止盈。
比如收益达到10%时,可以卖出1/3的基金,收益达到20%,再卖出1/3,依此类推。
分批止盈的好处是,能及时锁定利润,无论后面行情怎么作妖,都有一部分收益稳稳在手,心态不会崩。
不过这种方法也有缺点,不能获取最大收益。
比如,2015年牛市,上证指数从2133点窜到5178点,如果按照目标止盈法,设置30%的止盈线,那么上证指数才达到4000点时,你就止盈得差不多。
牛尾巴上那一大截收益,可能就错过了。
这种情况下,可以用另一个方法:最大回撤法。
在保证一定收益的基础上,一旦中途出现能承受的最大收益率回撤,即进行止盈。
比如基金收益已经达到了30%,想继续持有博取更高收益,但基金随即开始下跌。当最大回撤达到10%,为了不损失剩下的收益,就可以卖出。
最大回撤率设置多少比较好?
一般来说沪深300、上证50、中证500等大盘类指数基金,最大回撤率设置在7%-10%左右。
科技100ETF、5G、消费ETF这类行业主题基金,本身波动大、股性活,可以稍微放松,设置在10%-15%。
运用最大回撤法止盈时,也没必要一次性全部止盈,可以视行情行动。
比如上证指数只有3000点左右,你就可以在最大回撤10%时,先卖出一半,留一半。
总结而言,目标止盈法操作简单,能及时落袋为安,适合刚入场、基础薄弱的小白群体。最大回撤法稍有难度,需要对市场有一定的判断,适合有一定经验的老司机。
止盈是投资基金的关键环节,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。
做好止盈,捂紧收益,才能温暖过冬。